又来说说Zama吧,闪亮的FHE之子 那么今天这期来讲讲FHE与ZK两种信任模型的战争吧 也是很少有人会仔细讲到的点 加密世界里的两种信任哲学 如果说密码学是一场关于“信任”的革命,那么 ZK(零知识证明) 和 FHE(全同态加密) 就是这场革命的两种派别。 ZK 代表的是一种“证明式信任”:我做完计算,然后向你证明我算对了,但我不告诉你我是怎么算的。 FHE 则是“加密式信任”:我连计算的过程都不想让你看到,你只拿到结果。 前者说的是:“相信我算对。” 后者说的是:“你根本看不到我在算什么。” 听起来只差半步,实际上是两套完全不同的世界观。 ZK 是透明世界里的隐私;FHE 是黑盒世界里的秩序。 ZK:证明的力量 ZK(Zero-Knowledge Proof)是 Web3 过去五年最闪耀的密码学明星。 它的魔力在于:让一方在不透露数据的情况下,证明某个陈述是真的。 举个例子: 你可以证明“我钱包里有 1 ETH”,而不需要展示钱包余额。 在区块链世界里,这太实用了。 ZK 的逻辑是典型的「公开证明,私下计算」—— 算是在自己电脑上做, 证明结果放到链上, 别人一验就知道对不对。 于是就有了 zkRollup、zkVM、zkEVM 等整个产业。 ZK 解决的是**“我能信任计算的正确性吗?”**的问题。 它的核心是验证效率高。 验证只要几毫秒,证明生成可能要几秒,但一旦生成,全世界都能快速确认。 这非常适合公链、交易所、桥等场景。 但它的缺点也明显: 数据必须“提前可验证”——一切都要编进证明电路。 不支持真正的“保密计算”——数据本身最终是要公开验证的。 扩展复杂度高——电路一复杂,成本指数级上升。 一句话总结: ZK 是加密世界的“公证处”,它保证你算得没错,但别人都能看见你在证明。 FHE:黑盒计算的野心 相比之下,FHE(Fully Homomorphic Encryption) 是另一种野心。 它不是证明你算对了,而是直接让你在密文上算。 你把数据加密成一团没人能读懂的密文, 但这团密文仍然可以被计算,比如加、乘、取平均。 最终结果解密后,跟“明文运算”的结果一模一样。 这意味着什么? 意味着可以完全在加密状态下运算。 服务器、合约、AI 模型都不知道自己在处理什么数据。 这是一种彻底的信任消除。 没有中间人、没有泄露风险、也不需要证明。 但代价也大得惊人: 每次运算都慢如蜗牛,自举(bootstrapping)消耗巨大。 过去十年,FHE 几乎都卡在性能瓶颈。 直到 Zama @zama_fhe 的出现 他们通过“可编程自举”和“fhEVM”, 开始让 FHE 从概念走向实用。 ZK 在追求验证的速度; FHE 在追求隐私的纯度。 性能与边界:谁更接近现实? 在性能上,ZK 暂时赢得漂亮。 验证快、生态成熟、基础设施已经成型 (zkSync、StarkNet、Scroll等L2)。 FHE 还处在“20 TPS”的早期阶段。 但在隐私完备性上,FHE 是更彻底的方案。 ZK 依旧要暴露部分计算逻辑才能证明, 而 FHE 可以让整个计算都在密文中完成。 那么它们的结合体是不是终极杀器? 混合体:zkFHE,未来可能的终极隐私形态 ZK + FHE 的组合(也被称为 zkFHE), 正在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新研究方向。 这套模型的逻辑是: 用 FHE 做隐私计算,让数据在密文中运行; 用 ZK 证明计算确实正确,防止欺骗。 就像保险柜装上摄像头—— 你不知道里面在干嘛,但可以确认它干对了。 这能同时解决两大难题: FHE 太慢 → 用 ZK 验证可简化; ZK 不够私 → 用 FHE 补全隐私。 Zama @zama_fhe 自己其实也在这个方向探索: fhEVM 里保留了符号执行、协处理器验证、可证明执行的接口, 为未来的 zkFHE 铺下了系统级的接口。 这是信任与隐私的终极融合: 一个“可验证的密文世界”。
7,107
2
本页面内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说明,欧易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对此类材料主张任何版权。该内容仅供参考,并不代表欧易观点,不作为任何形式的认可,也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或购买或出售数字资产的招揽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况下,此类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可能不准确或不一致。请阅读链接文章,了解更多详情和信息。欧易不对第三方网站上的内容负责。包含稳定币、NFTs 等在内的数字资产涉及较高程度的风险,其价值可能会产生较大波动。请根据自身财务状况,仔细考虑交易或持有数字资产是否适合您。